世界的三大嘉年華:巴西里約熱內盧嘉年華、義大利威尼斯嘉年華、法國尼斯嘉年華,慶典通常在每年的二月份左右舉辦
嘉年華Carnival
Carnival 中文稱為『嘉年華』或『狂歡節』,又被稱為『謝肉節』。
Carnival 這個字最初的起源跟『新約聖經』的一段魔鬼試探耶穌的故事有關,
魔鬼把耶穌困在荒郊野外,四十天沒有給耶穌吃東西,耶穌雖然極度飢餓,但卻沒有受到魔鬼的誘惑,
信徒們為了要紀念耶穌,並且感同身受耶穌在那四十天裡所受的苦,便把每年復活節的前四十天作為齋戒和懺悔的時期,
人們通常會在『大齋期』之前,盡情的享樂,直到懺悔節(Fat Tuesday 或Mardi Gras),而這一天,也是嘉年華(Carnival)活動的最後一天,
懺悔節的隔天,就是『聖灰星期三(Ash Wednesday)』,也是大齋期的首日。
這四十天內不能吃肉、喝酒、娛樂(各地方戒律略有不同),
這樣的習俗漸漸地演變成現今的嘉年華狂歡節,不過現今已經很少教徒守那些大齋期的戒律了,
反而是狂歡的慶典習俗仍然保留了下來,成為歐洲每年最重要的節日之一。
復活節(Easter)
春分後月圓的第一個禮拜天,
月圓那天正好是星期日,復活節將延遲一周舉行,
一般在三月二十二日至四月二十五日之間
聖灰星期三(Ash Wednesday)
以復活節當天往前推40天(不包含星期天),
四旬齋的第一天,所有的嘉年華狂歡必須在這天前夕終止
大齋期(Lent)
又稱為『四旬節』,復活節的前四十天
威尼斯面具嘉年華Carnevale Di Venezia
威尼斯面具嘉年華起源於西元1162年,是威尼斯人(Venezia)為慶祝戰勝烏爾里科人(Ulrico),在聖馬可廣場舉辦一場盛大的慶祝舞會。 漸漸地演變成日後的面具嘉年華。
嘉年華到了18世紀時風靡的程度已達到最高峰,然而度過了那富裕而墮落的年代,漸漸地到了工業革命後的時代,越來越多人認為這樣的活動會阻礙社會的發展而不再重視它。
最後在西元1797年,拿破崙侵佔威尼斯並在干波佛米條約(Treaty of Campo Formio)中把威尼斯交給奧地利,嘉年華的傳統習俗也就此消失殆盡。
誰也沒想到,到了20世紀末 (1979年) 消失了近兩百年的嘉年華又重新出現在世人面前。
雖然現在的威尼斯嘉年華最多只有兩週,與過去鼎盛時期兩個月的狂歡已經不可同日而語。
不過由於時代技術的進步以及沈睡已久的創造力再度復甦,威尼斯面具的多樣化和華麗程度可不是兩百年前可以比擬的!
當然,加入狂歡的人們更是包含了來自世界各地無數的觀光客。
中古時期強烈的階級觀,歐洲中世紀的階級制度嚴謹,
國王底下分封出許多貴族,貴族底下又有領主、騎士、修士,最下層是平民的商人與農民,
貴族之間又細分公爵、侯爵、伯爵、子爵、男爵不同等級,各階級之間不容任意踐越,違反者不僅會讓家族蒙羞,甚至會遭受嚴懲。
使得當時一般平民百姓都不可以隨便參加宴會狂歡,只有貴族才有夜夜笙歌的權利,
但在這個一年一度的熱鬧慶典上,無論貴族或平民均可戴上漂亮多姿的面具,興高采烈地參與盛會。
在華麗的面具下,沒有美醜,也沒有富貴貧賤,王子可以是乞丐,乞丐也可以是王子,所有的階級與身分地位,在這段時間不再有任何意義,
平民與貴族,都可以盡情享樂,戴上面具,享受平等的歡樂氣氛,揮灑出屬於自己的舞台,無形中也拉近貧富階層的距離。
在面具後面,年齡差異被消除,老人變年輕了,年輕人一下子老成持重起來,
年輕人和小人物借助面具代表的權威把自己裝扮成大人物,
而老人極力將自己裝扮得很年輕,甚至越無知越愚蠢越好,男人可以變成女人,女人也可以變成男人,
隱藏自己既有的身份,讓自己的靈魂、思緒在此時此刻不受階級、職業所影響,可以盡情地在節慶中狂歡,
『面具之前,人人平等』
後來本來僅屬於威尼斯的節慶變成舉世聞名的活動,
面具種類
以下這幾款面具都是在威尼斯面具嘉年華較常看到的種類,
Bauta
男女都可以穿戴的面具,傳統的Bauta以白底為主,會搭配黑色的斗篷和三角帽,可以完全遮蓋全臉,
是一種覆蓋在整個臉上,下顎輪廓清晰、硬朗,沒有嘴巴,但配有很多裝飾物的面具,
但因為這樣的裝束不便用餐、交談,所以後來發展出半臉的Bauta,
也增加了許多華麗的裝飾性元素,變成現代面具節最常見的面具類型,
Moretta
這是女士專用的面具,Moro是義大利文黑暗的意思,Moretta則指小又黑,
Moretta表面常鋪上黑色天鵝絨或絲絨,以橢圓形為多,
女士們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性感、更有吸引力,試著去創造一種神秘感,
所以她們將臉上最能傳達情感的部位,也就是眼睛和嘴唇隱藏起來,
Moretta面具最特別的是它被穿戴時的固定方式,並非由一條繩子綁在後腦杓,
而是在面具內側靠近嘴巴的地方繡有一個扣子,穿戴的女士就以門牙咬緊扣子,使那面具固定在臉上,
所以一旦戴上Moretta面具就完完全全成為一位啞巴,
直到她願意對某位男士做進一步的認識及回應,才將面具卸下,是不是很詩情畫意呢?
Larva(或稱Larva)
Volto在義大利文是「臉」的意思,跟Bauta一樣是面具節中最常見的款式,
最明顯的差異就是Bauta面具沒有嘴巴,而Volto面具有嘴巴的造型。
為什麼Volto面具又稱為Larva呢?
Larva有鬼魂的意思,
因為傳統的Volto面具是白底覆蓋全臉,加上穿戴黑色三角帽和斗篷,在月光下飄過的身影,讓它有這樣的別名,
當然,現代的Volto面具不再是單調樣式,在純粹的白底上,妝點出多元的風格,
搭配各式華服,讓相同的Volto面具,展現不同的神祕味道,
Medico della Peste
Medico是義大利文「醫生」的意思,而Peste則是指「黑死病」,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瘟疫之一,在14世紀讓歐洲三分之一的人口喪生,直到18世紀才消失匿跡!
勾嘴大夫面具有一個大大的鳥嘴,它的設計起源於16世紀法國醫生Charles de Lorme,
是他治療黑死病患者時所配戴的面具。在中空的鳥喙中塞有藥草過濾空氣、頭戴黑帽、手戴白手套、身著泡過臘的亞麻斗篷,
手持木棍用以掀開患者的衣物或被單,這是當時醫生的標準裝備,
而後Medico della Peste面具也成了醫師的象徵。
Gatto
義大利語裡的意思是指「貓」,
面具遮蓋半臉,上面有一對小巧可愛的貓耳朵,一眼就可以認出來,可愛又俏皮,
Colombina
Colomba是義大利文鴿子的意思,
Colombina則是小鴿子,
跟Gatto面具一樣只覆蓋上半臉,有些款式甚至只遮住眼睛,
經常用羽毛和水晶裝飾,表現出小鴿子的輕盈和脫俗,
Jester
或者稱為“Jolly”,是一種女性面具的變異體,
跟中世紀一種特別的小丑臉譜有關聯,它起源於意大利,
但很快風靡歐洲,影響了西班牙,荷蘭,德國,奧地利,英格蘭,特別是法國。
最原始是的Jester可能來自某歐洲遠古部落,
留言列表